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人进入到亲密关系中,就会变得很“奇怪”。
因为TA们总会给自己或者伴侣预设一些潜在威胁,导致自己陷入精神内耗的黑洞。
在“无端猜忌—反复争吵—莫名冷战”的循环中打转,越爱越累。
怎么避免陷入这种亲密关系的怪圈?首先要学会识别这4种精神内耗陷阱。

一、过度猜疑
“你和异性同事吃饭为什么不告诉我”
“TA没回我消息一定是在跟别的人约会”
“你是不是后悔跟我在一起了”
……
一些焦虑型依恋者因为潜意识中缺失安全感,在亲密关系中Ta们往往会通过“过度索取关注”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但这种过度猜疑会直接破坏掉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基础,引发频繁的争吵和冲突。
用自我牺牲换取关注的方式,最终只会让双方越来越疲惫。
过度猜疑使TA们不断地预设负面场景,让大脑一直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爱情实验室”通过微表情监测发现,当伴侣陷入负面情绪循环时,双方关系会陷入"攻击-防御"的恶性循环,不断透支彼此的情感能量。
亲密关系应该是能量补给站,而不是消耗战场。
有些夫妻或恋人之间明明相爱,就是在这些日复一日的猜疑中耗尽了感情。
二、过度完美
“你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太不像你了。”
“你为什么不能像Ta一样做得更好呢?”
“你这样做不对,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
“如果这件事做不到完美,还有什么意义?”
……
在竭力追求完美的情侣关系中,这种对话反复上演。
当完美主义入侵到亲密关系中,每一次期待落空都成为精神内耗的导火索。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过度追求完美关系的伴侣,其矛盾率会提升117%。
这是因为完美主义会让我们对伴侣产生脱离现实的期望,一旦对方达不到这些期望,就会产生矛盾和失望。
在韩剧《最完美的离婚》中,男主赵硕武的完美主义变成了对婚姻细节的偏执。
结婚一年,他无时无刻都在抱怨妻子姜辉璐的“不完美习惯”,早上爱睡懒觉、不整理洗漱台……对各种形式完美的追求,导致两人走向离婚的终局。
在亲密关系中,完美主义者对细节的过度关注会触发"决策疲劳"。
每一次伴侣穿搭的争执、对聊天回复字数的计较,都在无形中消耗双方的情感储蓄。
三、过度计较
“你什么也不干,就知道享受!”
“你付出的那点算什么?”
“你只知道玩,家里的事一点都不管!”
“我为了这个家拼死拼活,你就不能多做点?”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习惯性地计算自己付出了多少,对方回报了多少,可能会导致关系满意度的不断衰减。
因为双方总觉得自己付出的比对方多,心里有产生不平衡感。
比较常见的,一方觉得自己承担了大部分家务,而另一方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就有可能引发矛盾。
另外,付出回报成为关系的核心关注点,会让感情变得功利和算计,破坏彼此间的亲密感。
一方总是在计算自己为对方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期望对方有同等回报,两人像在交易,难以建立深度情感链接。
四、过度焦虑
“现在不生孩子以后更养不起!”
“同事都在学区房”
“别人的对象都年薪百万了”
过度焦虑双方未来的一方,在亲密关系中难以全身心投入。
因为Ta们会把大量精力用于担忧未来,而忽略了当下的情感交流。
如果一方谈现在,另一方谈未来,这种状态下,双方沟通容易错位,久而久之会产生情感上的疏离感。
更严重的是,双方可能进入“情绪感染”的恶性循环。
神经科学研究证实,伴侣的焦虑情绪会让双方陷入“你焦虑,我更焦虑”的漩涡。
这种同步化的焦虑反应会使关系满意度每年递减19%。
精神内耗会烧毁自己,也会伤及亲密的人,最后双方只能落得遍体鳞伤的结果。
减少精神内耗,给情感开启“节能模式”,或许能让亲密关系走得更长远。
学着做减法,减掉过度期待、控制欲和情绪内耗,这样关系才会像野花般在松弛的土壤里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