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向我咨询,提到她的男友在争吵时常常口出恶言,言语之狠辣,让人难以承受,诸如:
“你以为自己有多重要?你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人。”
“算了,就当我没存在过,别再联系了。”
“我宁可孤独终老,也不想和你这种人在一起。”
“行,都是我的错,行了吧,我自己承担!”
这些话语如同利刃,直刺人心,让他痛不欲生。但争吵过后,男友又会真诚道歉,恢复往日的温柔与体贴。他深知男友深爱着他,可每当争吵升级,那些伤人的话便会再次涌现。这让他倍感困惑,问我该如何是好?

为什么情侣在争吵时会说出如此狠毒的话?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
01 为何会如此狠毒?
对外狠毒: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当情侣陷入争执,往往伴随着“受伤”、“无助”、“愤怒”等负面情绪。此时,大脑会发出“危险”信号,触发自我保护机制,人们可能选择封闭或攻击来应对。
在正常的防御状态下,通过沟通可以化解矛盾。但有些人会启动“过度防御”,如同那些口出恶言的伴侣,他们处于极度恐慌之中,要么完全封闭,要么猛烈攻击。例如:
A:“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B:“你根本就是故意的,你心里根本没有我。”
A:“我真的不是,你每次都误解我,听我解释。”
B:“我不想听,你只会辩解,就这样吧,我又不是非你不可,没你我也能过得好。”
在这类对话中,防御的一方排斥所有信息,包括关心和解释,甚至可能删除联系方式、拒绝沟通。此外,过度防御的人还会进入“攻击模式”,他们心想:“你伤害了我,我就要报复你,不能输。”在这种情境下,他们无法冷静思考,只想在态度上“赢”,以此保护自己,因此话语极为伤人,尤其是提出分手,不给对方任何余地。
值得注意的是,男女在争吵中都有可能说出狠话,但由于女性在冲突中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而男性则倾向于压抑和逃避,因此女性说狠话的现象可能更为显著。
对内狠毒:渴望被爱的表现
前文分析了攻击对方的狠话,但还有一些狠话是针对自己的,如:
“就当我没存在过,别再联系了。”
“都是我自己不好,行了吧。”
“你没有错,都是我的错。”
这些话的背后,除了自我保护,更深层次的需求是“渴望被爱”。通常,当我们渴望被爱时,会直接表达希望对方更在乎自己、多陪伴自己;或者表现出受伤的一面,如哭泣、食欲不振,以寻求安慰。但有些人可能采用“自我攻击”的方式来表达这种需求,这与他们的依恋模式有关。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一个人的依恋模式由两个核心信念决定:一是我值不值得被爱?(自我价值感)二是别人值不值得信任?(他人可信度)
依恋恐惧者在这两方面都存在困扰。他们一方面不认可自己的价值,容易感到被忽视、被抛弃的恐惧;另一方面,他们难以信任他人,在亲密关系中总觉得对方不可靠,无法给予安全感。由于这两方面的缺失,他们无法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渴望被爱”,而是通过极端情绪反应来自我攻击,以此引起对方的注意。
02 狠话对关系的影响
无论是攻击对方还是自我攻击的狠话,都对关系造成极大的伤害。经历过这种阶段的情侣会发现,争吵后再和好,总感觉少了些什么。缺少的正是信任。
说狠话的一方内心挣扎,失控后常常自责,逐渐对处理关系的能力失去信心;而接收方在听到诸多否定的话语后,会对关系失去掌控感,在冲突中感到迷茫,不确定未来是否还会重蹈覆辙,从而产生更深的不安全感。研究也表明,这种模式会降低双方的关系满意度。
03 “其实你也不想”
如果你是那个容易说狠话的人,或许经常陷入绝望和自责,觉得自己是个恶人。但请记得:“虽然这种方式不对,但你其实也不想这样。”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在恋爱中言语伤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是温柔善良的人,很会关爱他人。只是在亲密关系的冲突中,他们无法控制自己进入攻击模式。
心理学家发现,这些不良的沟通方式往往与童年经历有关,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正确应对冲突,只看到父母争吵中“胜利者”得到目的,而“失败者”受到伤害或被抛弃。因此,他们认为冲突是巨大威胁,为了不被伤害,只能争取做胜利者。
此外,这也与童年安全感的缺失有关。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港湾。但如果父母无法给予安全感,反而频繁伤害孩子,这个港湾就会变成危险地带,让人感到恐惧。这些孩子可能会发现,只有过度反应(如自我伤害)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长大后,这种伤害会直接影响亲密关系。他们渴望被爱,但在冲突中会自动启动“受伤记忆”,感到自己是受害者,被抛弃的一方,因此用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他们的经验也会让他们启动过激情绪模式,以“自伤”来获得关注。
04 双方可以怎么做?
无论你是说狠话的一方,还是承受话语伤害的一方,以下建议或许能帮助你们。
共同建立原则
很多时候,自我防御是自动的,不受控制。但制定一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逐渐用新的反应模式替代旧模式。例如:
再生气也不说分手;
吵架时尽量面对面沟通,而不是通过信息;
想骂对方时,先写信并告诉自己“过两天再给ta看”,这可以起到宣泄作用(实际上很多时候过两天就不想发了);
共同协商当一方说狠话时,另一方的应对方式,如拥抱对方让对方冷静,或说:“我知道你说的不是真心话,我很爱你,我希望你确信这一点。”
适当减少强迫性的安全来源
很多说狠话的人往往依赖伴侣的“哄”和“挽回”来获得安全感,逐渐变得依赖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而伴侣也会习得一系列“哄”的方法。但依恋研究表明,“哄”可能强化说狠话的模式。
因此,作为伴侣,如果你真的爱ta,希望帮助ta克服这种不良沟通模式,你需要做的不仅是哄和挽回。你需要在对方开启这种模式时告诉ta:“我知道我做得不对,让你很伤心。但你不需要说这样的话,我也会挽回你、爱你;其实当你平静地指出我的错时,我一样会努力改正、学会爱你。”
此外,比冲突中给予接纳更重要的是,平时给予更多鼓励,让ta建立自我价值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练习正确吵架
最后,也是老生常谈的一点,学会“非暴力沟通”,这适用于任何争吵情境。“说狠话”的一方需要学习,而受伤的伴侣更需要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认识到这种模式的错误。
记住这四个步骤:
观察和描述事实;
换位思考,澄清对方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感受;
提出请求,沟通协商。
以男友不接电话、约会迟到为例:
女友:“我今天给你打了四个电话你都没接,约会还迟到了半个小时。你是忘了时间吗?还是不看重我们之间的约定?我感觉很被忽视、很受伤。我希望你可以每天花一个小时专心陪我,不处理其他事情……”
如果女友控制不住说了狠话、提了分手,男友可以说:
“我错了,最近没有好好关心你和陪伴你。你说的这些我一定会努力改正。你今天说了几次分手,还删了我的微信。我想你当时一定很生气,控制不住自己才会这么做,是吗?其实你每次说这些话的时候我都很受伤和难过,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无助。我希望你可以……”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没有一段亲密关系是不需要磨合的,也没有一段甜蜜的爱情是没有冲突的。无论当下的冲突让你们感到多么糟糕和受伤,只要你们还坚信彼此的爱,想要继续走下去,就努力学习沟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