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沉浸于访谈节目《深度对话》中,其中两对伴侣的故事触动心弦,让我深感爱的本质在于被看见与珍视。
首先是文化学者李文博与他的伴侣林悠然。林阿姨首次亮相时,其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谈吐以及饱满的精神状态令人赞叹,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女士。她乐观开朗,热情洋溢,甚至亲自为节目组烘焙蛋糕,大方分享食谱。而李文博先生,在一档访谈中谈及毕生事业时,虽有遗憾,但回首往昔,最幸福的瞬间莫过于遇见悠然。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在镜头前深情告白,浪漫至极。林阿姨虽表面平静,却在丈夫动情落泪时温柔地递上纸巾,两人间的默契与温馨,流淌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爱的自在流转。

谈及作为成功男士背后的女人,林阿姨表示,她有自己的坚持与追求,年轻时也曾力争上游。然而,面对家庭与事业的抉择,她毅然选择了家庭,尽管这意味着牺牲与挣扎。她自洽于自己的选择,忠于结果,同时不忘自我,持续探索热爱之事,重塑内心的自我。李文博先生则深情感激妻子的付出,每日归家,无论大小事务,都详尽分享,确保妻子不与社会脱节。他们的灵魂深处,始终保持着深度的沟通与理解。
这对伴侣,相互扶持,携手共进,晚年更是将生命紧紧相连。李文博先生身体欠佳,常坐轮椅,林阿姨则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他偶尔孩子气,渴望家的味道,她虽不擅长,却努力尝试,只为那份深情复刻。多么美好的爱情啊!它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铸就了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
另一对夫妇则是环境科学家赵明辉与妻子李婉清。节目中,两人的交流略显生硬,小事上亦难达成共识。这样的婚姻,或许缺乏爱的滋养,让人心生别扭。
赵明辉先生在户外作画时,总是依赖妻子携带画具,需要时便呼之即来,从未关心过妻子的感受与需求。他是绘画界的泰斗,对植物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热爱,画作中尽显生命力。然而,站在他身旁的妻子,却似乎被忽略。他的世界广阔无垠,唯独少了对妻子的深情凝视。他形容妻子脾气暴躁,却不知她默默承受了多少委屈与怨恨。他的生活里只有绘画,琐事皆由妻子承担,影响着她的情绪与生活。他有自己的固执,却对妻子曾经的伤害视而不见,劝她放下过往。
爱,如同养花,需不断看见、照料与滋养。那朵未被看见、滋养的花,终将带着怨恨,成为眉头紧锁的女子,渴望来生重写命运。此刻,我深刻体会到,爱一个女人,不应出于责任或义务,而应源自心底的深情与珍视。唯有如此,才能在婚姻中看见她的女性身份,理解她的委屈与泪水,甘愿照顾她的情绪,包容她的缺点。
不被看见,是婚姻中女性的残酷现实。那些难以言说的委屈,一点一滴地消磨着她们,使她们变得疲惫、内耗,甚至自我毁灭。恋爱与婚姻迥异。恋爱是浪漫的约会与美食,享受青春的肆意与欢乐;而婚姻,则是家庭为单位,是命运共同体的承担。婚姻中的琐碎事务,能被伴侣看见并乐于付出,是何其幸运。
在我与伴侣的生活中,我们共同分担家务,无需推辞与怨念。我乐于烹饪,却厌恶洗碗,而他总是默默接过我手中的活计。这样的默契与奉献,让我们的爱情与家庭充满温馨与力量。
婚姻需谨慎。勿因合适而将就,以免余生发现诸多不合;勿委屈自己,恋爱时如此,婚姻中更甚。当心中充满委屈与不甘时,这种情绪终将吞噬你。若足够幸运,便拥有那份由深情缔结的爱情;若不够幸运,则内心坚定,寻找让你快乐与舒展的事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此生。爱情不易,爱自己亦难,但至少应满足其一。爱情非必需品,若不幸运,便另寻出路,勿折磨自己,勿自我毁灭。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尽头,无悔于曾经的选择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