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好友聚会,恋爱尚不足半年的好友林悦,满面愁容,长吁短叹。一番交流后得知,林悦正为恋情而 “发愁”。已至而立之年的林悦,这几年因家人催婚,承受着极大压力。年初,她终于迎来了恋爱,男友周宇是公司的设计师,两人在年会上被众人调侃了几年,互通心意后,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一起的半年里,周宇在生活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该有的节日浪漫也一个不少。然而林悦却觉得,两人如今的相处模式宛如 “老夫老妻”。她对这种状态谈不上不满,可又总觉得未达理想。
想必绝大多数恋爱中的女性,都期望 “浓情蜜意” 的热恋期能够持续一生。但实际上,从恋爱心理学角度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规律,真正成熟的爱情亦是如此。心理学家指出,一份成熟的爱情必定要历经四个阶段: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 。

一、成熟爱情必经的四个阶段
1. 共存阶段
回想与另一半的爱情历程,刚在一起时,双方眼中是否满是 “欣赏的笑意”?热恋中的两人,往往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尚未完全了解,身体和心理上都还保持着一定距离。正是这种忽近忽远的距离,让双方满心欢喜,恨不得时刻都黏在一起。对于大多情绪敏感的女性来说,通常渴望这种 “共存期” 能在两性关系中长久存在,这也为自身的 “感情高峰体验” 奠定了对比基础。
2. 反依赖阶段
感情趋于稳定后,通常会有一方想要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而另一方就会感觉被冷落。就像林悦目前的状况,经交流发现,主要是男友周宇近期频繁加班,少了许多亲昵时刻。比如周末林悦想一同逛街,可周宇总有做不完的工作。曾经采访过一些已婚男性朋友,问及为何婚后与另一半的关系无法像热恋时那般 “甜蜜亲昵”,绝大多数男性表示:恋爱前的终极目标是与相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让感情修成正果;
而恋爱后,双方亲密互动的形式或频率确实可能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 “爱情变质”,而是婚姻中有围绕 “家庭幸福的目标需要达成”,比如创造物质条件,维护双方家庭关系等。此时,感情已稳定,精力和注意力便会有所转移。当然,很多人可能反驳,创造物质条件与爱情保鲜似乎并不冲突。这或许和婚姻双方在关系中的 “独立能力” 关联甚大。自信度高、独立能力强的人,能在 “反依赖期” 有效调整适应,不受太多情绪干扰;若在这个阶段常因 “对方的冷落” 而情绪波动、患得患失,那就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状态,适时调整,客观看待爱情中的 “反依赖期”。
3. 独立阶段
随着第二阶段的延续,爱情中至少会有一方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和空间。那么这个空间给还是不给呢?又该如何面对 “独立期” 的失落与不适应?爱情中的两人即便再相爱,终究是不同个体。随着关系深入,近距离相处与融合,双方已从最初的相互欣赏,发展到如今深刻感受到彼此在成长背景、个性特征、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异,同时也看到了对方暴露的缺点和不足。“包容、理解以及携手共同成长” 成为这个阶段关系双方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要认识到独立并非 “不爱”,也不意味着 “疏远”。
恰到好处的独立,能让双方感受到互信互赖、相互尊重。一旦一方 “错误解读独立”,执着于亲密无间,就会引发冲突,一方抓得越紧,另一方逃得越远。最佳状态是双方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为共同目标创造的价值能被对方看见和感知,保持 “亲密有间”。其次,面对 “差异” 的态度决定了这个阶段的情感质量。要深刻理解,两人之间隔着十几二十年的成长差距,有着不同家庭背景和个性特征,“差异” 才是常态。若一直纠结、排斥差异,这些 “差异” 就会成为心中的刺。好的状态是 “接纳、包容和理解差异”,将差异视为互补因素,当作彼此成长的催化剂。比如朋友吴悠,她性格外向,喜欢逛街或与朋友聚会来放松;而她先生是内敛沉稳的 IT 工程师,对他来说,安静独处、运动或看书才是最佳放松方式。但这些年吴悠一直执着于 “改变对方”,而非 “接纳和换个视角看待差异”,导致矛盾争吵不断。
4. 共生阶段
历经前三阶段的波折,此时新的相处模式通常已经形成。对方已成为最亲近的人,或许经历过争吵和冲突,但最终彼此都认识并接纳了对方的差异。享受对方优点的同时,也能理性看待缺点和不足。对待缺点和不足,可能偶尔会唠叨几句,但更多是以接纳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再执着于 “改变对方”,对彼此有客观评价体系,双方达成默契的相处之道,不会因一句话或某个行为就 “患得患失”。
二、带给恋爱双方的思考与警示
现实中,很多人只见过婚姻,却未见过真正成熟的爱情。真正成熟的爱情里,双方都拥有或最终将获得恋爱的能力,这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成长意味着深化对自身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接纳。剖析自我,明白 “我” 为何如此,进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学习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当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恋爱关系也会更加稳定。
1. 明白 “情感独立的重要性”,保持自我界限,避免迷失自我
热恋期过后,两人感情逐渐平稳。相处久了,摩擦难以避免,矛盾也会悄然积累。随着第二阶段的推进,恋爱中的双方会对彼此产生 “相互排斥” 心理,更多地需要独立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因各种原因,往往无法同时进入这个阶段。一方可能会因对方的疏远,在恋爱中迷失自我,缺乏安全感。一个人若 “自我界限不清晰”,在恋爱中会觉得与对方融为一体,难以接受激情褪去后的空白期。但我们要清楚,在感情里,安全感并非一定要靠他人给予。要赋予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提升思维层次与意识水平。无论做什么,精神独立都会让人充满魅力。
2. 将注意力聚焦到自己身上,学会爱自己
当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对方身上时,我们总想 “改变对方”。但除了自己,他人是不可控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力感和失落感。所以尝试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学会爱自己,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写作、运动、扩大社交圈等,一切能让我们保持独立的方式都可尝试。多读书,接触正能量情绪,定期参加社交活动。将部分时间和空间分给家人朋友。保持神秘感,别让恋爱成为阻碍自己进步的枷锁。
3. 培养并获得沟通的力量
在任何人际关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沟通的意识与能力” 都能助力我们迅速、有效地了解彼此心意,找准问题症结。主动沟通 “不等于” 放低姿态,而是促进关系升级的 “良好品质与能力”。不要 “沉默”,不要 “言语攻击”,而是友善地探寻对方诉求,坚定勇敢地 “表达自己的诉求”,以此消除误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好的感情应是两人共同进步。适当调整恋爱在生活中的比重,并非减少对对方的感情,而是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保持适度独立成长,这更利于感情发展。生命漫长,愿我们都能在一生中,不负时光,邂逅美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