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很大,这让很多人经常感到烦躁、焦虑、抑郁和不开心,甚至患上抑郁症!
“笑十年”,好心情对健康真的很重要。研究表明,200多种疾病中有70%与一个人的情绪有关!如何让自己更快乐?
事实上,感觉快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化学体验。当大脑释放一些快乐的化学物质时,你会感到快乐。
今天就教你几招,释放你体内的“幸福荷尔蒙”,让你感到幸福~

一个
快乐驱动力——多巴胺
多巴胺,相当于大脑中信息的传递者,可以使人产生欲望,驱使人去做某件事,从而获得相应的快感。
多巴胺是一把双刃剑。
多巴胺不仅能让人快乐,还能让人产生依赖和上瘾。比如,你通过吃糖获得快乐,但糖很快被消化(或储存为脂肪),这种快乐很快就会消失。这个时候,你想要更多的糖,这样你才能继续快乐。
这样的多巴胺刺激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最终会伤害你的大脑和身体。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获取多巴胺的方法。
2种方法,健康补充多巴胺
酪氨酸摄取
多巴胺是一种叫做酪氨酸的氨基酸,可以被酶转化。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的酪氨酸,多巴胺水平会受到影响甚至抑制。
因此,正常情况下增加富含酪氨酸的食物的摄入可以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正常化,如海带、豆类(豆腐、豆浆等)。),鱼,奶制品等等。
增加B族维生素
如果说酪氨酸是合成多巴胺的原料,那么B族维生素就是辅因子,可以帮助加速多巴胺的合成。小麦胚芽、大豆、花生、黑米都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增加抗氧化物质。
多巴胺容易氧化,富含天然抗氧化剂的食物可以防止多巴胺受体受损。所以喜欢富含花青素的葡萄、紫甘蓝、蓝莓;橘子、草莓和花椰菜富含维生素C;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可以经常食用。
听轻音乐。
这是指没有歌词的音乐。
有研究扫描了听轻音乐时大脑的状态,发现大脑中的“快乐奖励”区域变得活跃,主要是多巴胺反射区。当人们听轻音乐时,多巴胺会增加9%。
2
情绪稳定剂——血清素
血清素,也被称为血清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如果多巴胺带来动力和兴奋,那么血清素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和快乐。
换句话说,当体内血清素水平较高时,可以快速帮助我们从愤怒、悲伤、抑郁、压力等情绪中调整过来。当你过于兴奋时,血清素会稍微降低你的兴奋水平,让你平静下来,保持更好的心情。1.改善血清素的方法
维护肠道环境。
90%以上的血清素实际上来源于胃肠道,由肠上皮细胞中的肠嗜铬细胞合成。
因此,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吃得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可以增加益生菌的摄入量,以平衡肠道菌群。

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增加健康脂肪。
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的主要物质。虽然它存在于所有蛋白质中,但为了将色氨酸运输到大脑,必须刺激对碳水化合物最敏感的胰岛素的产生。因此,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提高血清素水平。
但是,更建议选择一些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燕麦、玉米、红薯等。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在体内缓慢而持续地产生血清素。然而,好的碳水化合物来得快去得也快,相对来说更容易引起情绪起伏。
健康脂肪指的是omega-3脂肪酸,已被证明会影响大脑中血清素的功能。因此,亚麻籽油、坚果、深海鱼类等。应该添加到日常饮食中。
阳光
研究表明,血清素的合成与一天内的阳光照射密切相关。夏季光照强烈,体内血清素含量高于冬季。所以晒太阳确实能让人心情舒畅~
适度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色氨酸的增加,运动后色氨酸会持续增加,说明运动后几个小时内情绪可以持续上升。
但是,运动强度不宜过高,因为强度过大会使皮质醇分泌过多,从而抑制血清素的分泌。
三
天然止痛剂——内啡肽
内啡肽能产生类似吗啡的镇痛和欣快感,因此也被称为“天然镇痛剂”。当大脑受到疼痛刺激时,内啡肽会进入缓解疼痛的工作模式,这也是身体的自我防御机制。
1刺激内啡肽分泌的方法
(1)中上强度运动。
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现在,一般认为中上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健美操、球类、跑步、爬山等。如果持续30分钟以上,可以更好地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吃辣椒。
刺激大约等于疼痛刺激。为了缓解辛辣带来的“痛苦”,大脑会不自觉地分泌内啡肽。
尝尝辣椒。当最初的灼痛消退后,你应该开始感到兴奋。
四
爱情荷尔蒙——催产素
催产素可以通过刺激多巴胺和血清素,提供温暖的感觉,帮助缓解焦虑,增加积极情绪。它还能帮助我们信任他人,产生爱的感觉,使夫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拥抱、牵手、接吻可以增加催产素的分泌;此外,听你喜欢的音乐,跳你喜欢的舞蹈也很好。

如果情绪经常低落,无法缓解,就要警惕抑郁的风险!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5亿,近十年患者增长率约为18%!但是,目前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很难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如果您在过去两周内经常面临以下症状,您需要为自己敲响警钟:
自测抑郁症
大部分时间都感到压抑和沮丧;
对以前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
体重减轻或严重增加;
失眠或睡眠过多;
经常自卑、自责、怀疑自己;
注意力不集中,总是犹豫不决;
反复的死亡念头或自杀念头。
如果经常出现上述情况,最好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