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从事情感领域的这些年,经常有粉丝来问我,怎么样突破自己的内向性格。其实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突破内向,而是要做到扬长避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内向并不是负面的人格特质,所谓内向是指你的关注点在内心世界,你的能量来源也在你的内心世界,内向的人相对而言感受会更加丰富和细腻,一旦表达出来往往会引起更深更广的共鸣,言辞不多却掷地有声,但是效果好的前提是你能够做到充分表达。

不善表达的不是是内心特质,而是一些其他的思维习惯,或者说是自我对自己的不正确认知,这是普通人意识不到的。所以在日常语境当中经常有这样的说法,我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听起来似乎性格内向是不善表达的原因,其实真相并非如此。
在我看来,影响内向者表达的原因至少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完美主义,第二点就是专注能力。
我们先说完美主义。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一类问题,这个女孩说了什么样一句话,我该怎么接?如果我去反问他,我说你先说说你是怎么接的,结果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我继续追问,你不用说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先说一说你本能直觉是怎么回答的!但是得到的回应还是我不知道。当求助者在我的不断引导下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才明白原来他们觉着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交流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言之有物,否则说出来会被人嘲笑!
他所谓的不知道说什么,可以让自己绝对避免打击或者负面反馈,这就是一部分内向的人常见的表现,不仅是与人交流时不能表达,甚至求助时也不能表达,我这里说的是不能表达而不是不会表达,因为不会是偏重能力,而不能则是偏重意愿!
对交流的错误认知,让部分内向的人主动放弃了表达,内向者中完美主义者远远超过外向者,因为外向者的关注点在外部,世界能量源也在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一定是有所欠缺的,但是内心世界却可以被想象塑造的无限美好。
很多艺术家都是比较内向的人,他们用自己擅长的途径进行尽可能的表达,比如说诗歌文学绘画音乐等等,而这些方式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不断的完善,完美主义者可以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特别是修补作品的乐趣是远远超过创造作品的。
但是与人交流却不是这样,聊天都是计时的语言,一旦出口结果就是永远确定,所以内向者特别注重自己输出的质量以及别人的反馈,且完美主义者的思想会让他更加关注反馈当中的负面信息。
第二点是专注能力。
再说说能量的来源这个概念。外向的人能量来源于外部世界,比如跟人聊天,你可以不断从对方积极的热情反馈里获得存在的意义,内向的人能量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你可以不断从一个又一个的领悟中汲取到行动的力量。但是当一个内向的人与别人交流不畅时,其问题的本质就是他失去了能量的来源,他对外部世界的积极反馈视而不见,同时也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只剩下对当下状态一波又一波的负面认知,进而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所倡导的理念并不是让大家放弃内向去变的外向。既然内向者的能量来源于内心世界,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在各种不利环境当中保持专注的能力,并且把我们从内心世界获得的能量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与外界交流这件事上,追求完美者是内向者的障碍,保持专注是内向者的利器。
我们讲了这么多,其实吸引女生是传递正确潜沟通的一个过程,人与人文字表面的沟通只占据沟通当中的7%,比如你去搭讪一个女生,无论你的文字内容多么的自信多么的吸引人,但是如果你的肢体和语气不自信,或者你特别紧张,容易被女生的反馈所影响,对方可以明显感受得到,随后便对你失去兴趣,所以说文字表面的内容在沟通当中的比例非常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