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年华里,我曾在一家企业任职,每日忙得团团转,脚步几乎未曾停歇,言语与行动总是带着一股急躁。
那时,我身旁有一位令我钦佩的女子,年龄相仿,约莫二十五六,她言谈举止间总是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不论我多么焦急、多么不耐烦地向她求助,她都会耐心倾听,然后轻声细语地回应。

她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松弛感,能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折服,所有的烦躁与不安在她面前都烟消云散。
岁月流转,阅历渐增,我在咨询中接触到了更多女性,愈发发现那些生活得幸福美满的女性,身上似乎都有一种定力。她们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内心力量强大,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我将这类遇事沉着冷静的女性称为“蓄力型”女性。那么,“蓄力型”女性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一、避免过度消耗,守护婚姻的长久
与“蓄力型”女性相对的是另一种女性,我称之为“冲刺型”女性。她们总是力求做得更好,希望关系更加和谐。
“蓄力型”女性的特点是看似只付出了部分努力,实则为自己保留了充足的能量储备。而“冲刺型”女性则不然,无论大事小情,她们都习惯于倾尽全力,言行举止间总是“满满”的:话要说满,事要做满。
她们害怕言语不够详尽会导致误解,担心做事不够周全会被人轻视。这种追求完美的渴望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当精力耗尽,她们便会对结果异常敏感,难以承受任何变数。
这就像赌博,当你把所有筹码都押在一局上时,结果的输赢将直接关系到你的身家性命,你很难保持冷静与从容。
为了避免选择带来的风险,她们可能会被焦虑所裹挟,失去理智,在关系中盲目冲撞,导致关系愈发混乱,更加无力寻找出路。
“冲刺型”女性因为基础不够稳固,所以会更加努力,无论是恋爱、家庭、婚姻还是孩子,她们都会倾尽所有。然而,当她们耗尽了所有精力,却未能得到期望的结果时,便会感到更加无力和不安。
如果她们选择继续赌下去,就会像赌徒一样一次次加大赌注,一次次陷入悲剧的循环。这就是许多女性婚姻不幸的根源所在,她们有错吗?不,她们只是太渴望一个好的结果,并为此全力以赴而已。
然而,当她们提前耗尽了所有精力,便失去了选择和空间,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
二、好的婚姻需要呵护,而非牺牲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对全能女性抱有盲目的崇拜。男性希望妻子既能照顾家庭又能事业有成,女性则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于是,许多女性在潜意识里给自己上紧了发条,努力成为更好的、最优秀的自己,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落后了或被比下去。
这些被追逐的完美女性形象不断挤压着女性的自我空间,使她们逐渐亏空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一开始在婚姻中通情达理、包容忍让的女性,后来往往会变得蛮不讲理、令人厌烦。因为她们在婚姻中付出太多、亏空太多,当失望来临时,她们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只能继续陷入困境。
因此,对于婚姻,我们应该持有投资的心态,而不是赌徒的心态。与其指望在某一刻大获全胜,不如一开始就努力避免亏损。
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次的亏空会是自己无法承受的。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朋友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这个困境的。
刚结婚时,她的丈夫非常顾家,什么都不舍得让她做。她非常感动,也开始默默付出。她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做饭时总是先考虑丈夫的口味,做任何事情都会先征求丈夫的意见。甚至为了让丈夫专心工作,她连生病、产检都主动提出不让丈夫陪同。
刚开始时,她的丈夫逢人就夸:“我老婆真好,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那段时间,他们夫唱妇随,恩爱有加。
然而,随着她怀孕月份的增加,行动不再像最初那样利索。有一次,她的丈夫回家看到还没来得及整理的房间,随口说了一句:“你空了还是收拾下屋子吧!”她愣住了,心里充满了委屈。
后来,她向我抱怨说:“为什么我已经大着肚子了,他都不知道体谅我,还觉得应该由我来收拾房间?以前我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时他看不见,就这一次没做好他就有意见了吗?”
我告诉她:“是啊,你做好妻子的功勋章已经领过了,现在做好妻子的代价你也体会到了。”
当你习惯了在婚姻中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你的另一半也会逐渐习惯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你。直到有一天,你因为疲惫、生病或其他情绪影响想要稍作休息时,你的另一半可能会不理解你为什么需要休息,反而会责怪你为什么不能像以前一样保持好状态。
在婚姻中,如果你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付出而无怨无悔,就不要轻易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都能扛的女超人。我们内心的力量需要慢慢积累、细水长流。
很多丈夫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情绪稳定、善解人意、温柔得体,但他们却不懂一个好妻子的状态是被呵护出来的。她需要在许多艰难的时刻有人一起分担,尽可能避免被婚姻的琐碎耗尽所有精力,这样女性的温柔和美好才有可能不被现实磨损。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女性已经被生活逼得像男性一样坚强,却又被男人们期望能像女性一样柔软。这是何等的荒诞!
因此,在婚姻中,当很多丈夫拎不清自己的角色、希望妻子什么都做好时,作为女性要十分清楚:你的努力和牺牲会换来什么?那个角色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三、在婚姻中做一个永远有“后劲”的女性
在婚姻关系中,很多女性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喜欢控制。但真正有效的控制往往是不露声色的。
曾国藩有一句打胜仗的名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在亲密关系中同样适用。
观察那些有“后劲”的女性,她们从不急于进攻,不会动不动就威胁、争执或打闹。她们只会谋定而后动,通过“高筑墙、广积粮”来制衡对方。
这一点在男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总是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很少会为了家庭或关系而放弃发展自己的绝对优势。
因此,婚姻关系的相处之道在于:无论眼前的现状多么美好或多么糟糕,都要永远为自己保留“后劲”。
不要急于用完所有的力量,你能为自己储存多少力量,关系就有多少希望。
那么,如何做一个在婚姻中有“后劲”的女性呢?
避免无效的频繁冲突
很多婚姻关系的现状是不断发生无效冲突,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毫无意义的争执。
我们不需要刻意避免冲突,但需要避免陷入频繁的无效冲突中。
导致无效冲突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没有给冲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沉淀;二是在冲突发生时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冲突;三是太指望冲突能解决一切问题。
因此,与其不断发起正面冲突,不如做一些铺垫工作。比如主动后退一步,让对方有机会参与更多;收回一部分自己的力量,花在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让自己感觉更好。
我的那位朋友也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让丈夫明白:妻子对关系的付出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经常陷入无效冲突的女性不妨多攒攒“后劲”,也让对方有机会参与一些琐事,有能力、有空间去体会和反思。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很多女性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恐惧:怕自己做得不够完美,担心在关系中被指责和否定。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追求完美,作为一个有局限的人,我们终究会在对方面前暴露出无法完美的那一面。
从人性追求更好的本性来看,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做得更好。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越来越好。尤其是当家庭中有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操劳时,我们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
那些在关系中一开始就付出特别多的人,一旦做得没有以前好了,往往就会受到伴侣的质疑和指责。
可是当你已经倾尽全力了,一旦稍有松懈就被质疑和指责时,是不是会感到特别委屈呢?
因此,与其努力让对方看到你的完美,不如尽早让对方学会接受你的不完美。让对方意识到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也有自己的需要和局限,你也需要被理解和照顾。
当你不再为了一个不可能获得的完美形象而耗尽自己时,你会发现不为完美而活的感觉真好。
永远为自己留出时间
对于女性来说,无论你的家人是否懂得体谅你、你的丈夫是否知道照顾你、你的孩子多么需要你,我们都要懂得为自己留出时间。
只有当我们重视自己的需要、懂得主动保护自己的状态时,对方才有可能意识到我们的需要是重要的。并且因为对方享受过照顾我们需要的好处,他们才愿意主动为我们的需要留出更多的空间。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所以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丈夫和婆婆都可以独自完成。比如洗澡、睡觉、看病、外出玩耍等。
一开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但慢慢地,我们都学会了该怎么做。
这样的好处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自我空间。因为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所以在面对家人和孩子时我们就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比如当我丈夫工作很忙的时候我可以带着孩子玩;当我需要空间写作、阅读或放松时丈夫可以带着孩子;当我们俩都很忙时我婆婆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当我们都有空带孩子时婆婆又可以去跳广场舞。
慢慢地我们每个人都更懂得照顾自己的状态也更能尊重对方的需要。
无论我们被生活或关系消耗得有多么严重,只要我们能主动给自己留出时间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后劲作为补充。
所以,当许多女性仍在追求做到完美时,那些真正希望关系更好的女性已经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并更加重视为自己储备充足的“后劲”。
她们明白,婚姻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婚姻中,她们既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也能够适时地抽身而出,为自己保留一片独处的天地。这样的女性,不仅能够在婚姻中保持自我,还能够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拥有足够的韧性和力量。
她们懂得,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于无休止的付出和牺牲,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她们不会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而是会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同时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在婚姻中,她们既能够做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也能够做独立的个体、有追求的女性。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蓄力型”女性的智慧与魅力,让婚姻成为彼此成长的舞台,而非束缚的牢笼。
总之,婚姻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双方共同经营和维护。在这场旅程中,女性不应该只扮演付出者的角色,而应该学会为自己储备“后劲”,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婚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不被传统的角色定位所束缚。我们应该学会在婚姻中保持自我,同时给予对方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那个既有温柔与美好,又有力量与韧性的“蓄力型”女性吧!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返回“情感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