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一档热门综艺节目中,一位女嘉宾坦言,在过往的恋情中,她极度厌恶争执,每当冲突降临,她更倾向于选择逃避,认为冷战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然而,逃避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冷战往往导致安全感缺失的心理折磨,有时甚至成为恋爱关系乃至婚姻破裂的催化剂,给双方留下难以磨灭的精神冷暴力创伤……

在这个愈发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我们必须正视“冷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或许你曾听闻“沉默是金”的古训。但在亲密关系中,这一原则真的适用吗?多数心理学专家指出,这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01
是冷静还是冷漠?
当沉默,或更确切地说,拒绝沟通,被当作控制伴侣关系的手段时,它便演变成了冷漠,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但若沉默仅意味着给予双方片刻时间以冷静思考,进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那性质便截然不同。
在人际交往中,适时的沉默有时是可接受的,甚至是有益的。例如,一对情侣在激烈争吵后,可能会选择暂时沉默以平复情绪。这种沉默是有意识的,且双方事后会重新讨论引发争执的话题。
同样,也存在情感受害者通过沉默来自我保护,避免进一步伤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深知无论伴侣如何回应,都可能使情况恶化。
02
识别“冷漠”
总体而言,“冷漠”是一种控制策略,它让伴侣间的矛盾持续悬而未决,使对方感受到被忽视、缺爱、受伤、困惑、沮丧和愤怒。
当一方或双方生闷气、撅嘴或拒绝交流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伴侣关系中施加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将伴侣拒之门外,更传递出拒绝沟通的信号。
人们利用沉默来掌控局面,甚至将其作为逃避责任的工具。
例如,若你对伴侣频繁晚归感到担忧,你可以坦诚地表达你的感受,并询问原因。然而,一个不愿为伤害你承担责任,或只是不愿承认并改变行为的伴侣,可能会回应说“我现在不想谈这个”,或者直接选择沉默,完全无视你的关切。
这种拒绝交流的方式与推迟交谈截然不同。沉默意味着断然拒绝现在或将来讨论这个问题。换言之,他们的沉默转移了话题的方向,并传达出这个问题无法沟通的信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接受沉默的一方不得不独自面对痛苦和失望,无法寻求问题的解决、妥协或了解伴侣的立场。
因此,他们常常感到受伤、不被爱、不满和困惑。更重要的是,问题并不会因为一方的拒绝讨论而消失。相反,它会逐渐恶化,侵蚀伴侣关系。最终,这些问题可能积累到无法承受的地步,甚至导致分手或离婚。
03
当沉默演变为虐待
当你发现自己处于被“冷漠”对待的境地时,这可能会让你感到极度不安。对方可能拒绝与你交谈,甚至否认你的存在。
有时,沉默是对某些事件的不良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默可能会逐渐消退,双方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有时沉默会演变成“冷漠”,成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行为模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它就变成了一种情感虐待。在一段关系中,利用沉默来控制对方的人可能会:
• 连续几天或几周对你冷漠以待
• 拒绝交谈、眼神交流、接听电话或回复信息
• 用沉默来逃避对不良行为的责任
• 在你不合其意时,用“冷漠”作为惩罚手段
• 要求你道歉或屈服,直到你低头认错才肯与你交流
• 在你试图维护自己时,让你保持沉默
当实施冷漠的人拒绝沟通时,被冷漠的一方往往会竭尽全力恢复关系。这让冷漠者感受到自己的正确、力量和控制力,而被冷漠者则感到困惑,甚至害怕失去这段关系。更重要的是,冷漠者成功地扭转了局面。
04
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沉默被用作一种武器,用来切断有意义的对话,阻止信息流动,最终对对方造成伤害。事实上,研究表明,冷漠对待他人会激活大脑的疼痛区域。
同时,在非虐待性关系中,沉默通常被称为“需求-撤回”互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则选择退出或保持沉默。虽然这些互动可能看似与沉默治疗相似,但它们的动机截然不同。
在“需求-撤回”互动中,提出要求的一方感到被排斥在外,其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撤回的一方则因受到伤害、不愿或无法谈论情感而选择沉默。
05
如何应对
如果你的伴侣关系出现了“需求-撤回”的互动模式,你需要意识到真正发生了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出要求的一方感到被抛弃,而沉默的一方则感到害怕,他们的沉默是一种保护自己免受更多伤害的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尝试与对方产生共鸣。
同时,你们都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困难的情绪。使用“我”语句而不是“你”语句通常更为有效,且威胁性更小。以“你”开头的句子几乎立即会让人处于防御状态。
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难以打破这种沟通模式,那么寻求夫妻咨询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一个中立的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你们可以学会更有效地沟通,从而改善伴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