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位女性朋友频繁向我倾诉她的婚姻困扰,简而言之,就是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这背后的原因,既非什么新奇之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丧偶式育儿”等一系列问题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婚恋的热门话题。比如,有人大代表提议将婚恋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程,而结婚率连年下降的新闻更是引发了广泛的性别讨论。婚恋,作为人生的重要部分,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渴望拥有幸福的婚恋关系,但往往因为缺乏经营之道而将其变成了一场场纷争。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生是否幸福美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密关系的和谐与否。而要想拥有这样的关系,不仅需要我们对婚恋充满热情,更需要我们具备经营“爱”的能力。
从选择伴侣到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可能会经历各种挑战,但无论过程如何,对亲密关系的深入了解都是培养掌控能力的关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婚恋关系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以下是心理学家在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你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亲密关系。
01 初次印象的重要性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与他人的初次见面往往奠定了日后关系的走向。因此,在相亲或初次见面时,注重整体形象的塑造对于提高成功率至关重要。虽然第一印象不一定准确,但大多数人都会根据它来决定是否继续交往。
02 顺应需求的艺术
南风效应启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提出需求之前要学会顺应对方的心理需求,让对方感受到被接纳与理解。避免使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沟通,而是先肯定对方,再提出需求。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和称赞,指责只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03 自爱与增值
马太效应在亲密关系中同样适用。如果你多爱自己、多投资自己,你在对方眼中的魅力值就会上升;而如果你一味付出讨好,对方可能会恃宠生娇,你在对方眼中就会逐渐贬值。因此,要想收获对方的关注与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04 遇见对的人
振奋效应告诉我们,遇到对的人时,你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变得更加优秀和美好。相反,如果与一个人在一起后,你的光芒逐渐黯淡,生命力量逐渐内耗,那就需要警惕了。
05 志同道合的吸引力
同质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更容易被与自己相似度高的人所吸引。因为相似度高的人会带来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更容易产生爱情。
06 熟悉产生好感
曝光效应,又称多看效应,指的是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人,增加在对方面前的曝光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对方不能讨厌你,较好是对你有好感。
07 表达方式的影响
框架效应表明,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亲密关系中,用温柔巧妙的话术表达需求比指责、抱怨和命令更管用。
08 沟通中的误解
透明度错觉会让我们高估自己对他人心理状态的了解程度,同时高估他人对我们的了解程度。这会导致沟通障碍。因此,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沟通和理解对方。
09 自我美化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是我们在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会出现的一种潜在偏见。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倾向于美化自己的付出和优点,而弱化自己的缺陷。这种自我美化的感觉可能会让我们忽视真实的问题。
10 以偏概全的光环
光环效应让我们因为看到伴侣的某个优点而被吸引,并倾向于对伴侣的其他特质也给予美好评价。然而,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可能会让我们忽视对方的真实性格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