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联结模式,这一术语描绘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与他人建立联系的独特方式,尤其是在面对我们所珍视的人时,所展现出的情感反应与行为模式。简而言之,它揭示了我们是如何体验和表达爱的。
这些模式深受我们童年经历的影响,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固化。心理学家们,通过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展现的焦虑与回避程度的细致观察,将成人的情感联结模式划分为四大类:安心型、疏远型、矛盾型与执着型。

或许你会好奇:我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如果我不是安心型,那是否意味着我无法拥有美满的亲密关系,或者无法全心全意地去爱别人?
以影视作品为例,实际上,并非只有安心型的人才能享受亲密关系的甜蜜。《恋爱回旋》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剧中人物并非都是安心型,他们各自面临着亲密关系的挑战,却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爱的迫降》中,男女主角同样不属于安心型,男主角因过往经历而封闭自我,女主角则对情感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正是这两个非安心型的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01 理解爱的多样表达
有人渴望爱情,却因内心的恐惧而退缩;有人渴望与爱人形影不离,而有人则过于独立,让伴侣感到被忽视。那么,不同情感联结模式的人,在面对问题时,究竟有着怎样的思考和应对方式呢?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四种类型:
安心型
安心型的人在情感上较为开放,对亲密关系感到自在,能够轻松地做出承诺,并调整自己在恋爱中的交流节奏,不易因拒绝而过度敏感。
疏远型(又称回避型)
疏远型的人倾向于保持独立,对亲密关系持有回避态度,显得较为冷漠和多疑。他们可能随时准备从关系中抽身,如《老友记》中的罗斯,在与瑞秋的关系中,常常表现出疏远和不确定。
矛盾型
矛盾型的人既渴望爱又害怕爱,因担心被拒绝而避免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往往对亲密关系持有消极预期,如《蓝色生死恋》中的恩熙,内心渴望爱情,却又因过去的伤痛而犹豫不决。
执着型
执着型的人焦虑水平较高,但回避程度较低。他们倾向于在他人身上寻求认同,容易迷失自我,并担心关系的破裂。在亲密关系中,他们需要不断确认对方的爱意,如《何以笙箫默》中的赵默笙,对何以琛的爱始终执着而深切。
无论我们属于哪一种类型,都渴望拥有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然而,有时我们的情感联结模式可能会阻碍我们形成良好的关系模式。了解并接纳自己的类型,是改变和成长的第一步。
02 爱的力量:从理解到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自然地应对某些情感难题,只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关的经验。同样地,我们的情感联结模式也往往基于过去的经历而形成。
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缺乏肯定的环境中,可能会更加敏感多疑;如果我们总是被孤立,可能会更倾向于独处。但请记得,我们不应苛责那个曾经没有得到足够爱的自己。我们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那份稳定的安全感,尚未成为标准的安心型而已。
虽然成年人的情感联结模式相对稳定,但短期的安全感体验也能带来积极的影响。越多地获得这种安全感,我们就越有可能改善自己的联结方式。
从满身防备到敞开心扉,这既可能是自我努力的结果,也可能是遇到了那个对的人所带来的变化。正如《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在艾米的包容与引导下,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我们基于情感联结理论,从亲近度、依赖度和安全感三个关键维度出发,对你的关系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建立更健康、更满意的亲密关系。
现在,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了解自己的情感联结模式,拥抱那份你一直期待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