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和伴侣的恋情迈入第八个年头,时常有种风雨同舟的默契。特别是在我们步入婚姻殿堂后,这种同甘共苦的情感愈发深厚。
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关键时刻,尤其是在我分娩的那天。那时正值疫情肆虐,躺在产房的我突然渴望喝上一口可乐。是他,毫不犹豫地抵押了自己的证件,与医院工作人员一番交涉后,终于为我带回了这份甜蜜。
在我深陷产后抑郁的阴霾中,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周围的人与事都让我感到受伤。而他,始终如一地陪伴在我身边,用无尽的耐心与爱,引领我走出那片黑暗。

上个周末,我们携家人出游,行驶至繁华市区的拥堵路段时,他因分心查看导航,差点发生追尾事故。坐在后排照看孩子的我,仿佛有心灵感应般,猛然抬头提醒他小心,紧接着便是刺耳的刹车声。
他的母亲被吓得不轻,本能地责备他驾驶不慎。这种直接而激烈的爱的方式,我早已熟悉,也曾在伴侣身上见过类似的表现。但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他辩护。
我能感受到他的紧张与不易,哪怕他并未言表。即便是最爱他的人,无意识间的伤害,我也无法接受。正如在我产后抑郁期间,与父母多次争执时,他始终坚定地站在我身边,一字一句地为我辩解,告诉他们我的不易与委屈。
恋爱时,我们曾在各自父母面前维护过对方;而婚后,我们更是在对方父母面前,毫不犹豫地守护着彼此。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升华吧!
1.
婚前,我曾心怀诸多恐惧:害怕分娩的痛苦,担心爱情的变质,忧虑付出一切却终无所获。然而,我们像两个初探婚姻殿堂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
他是否是个完美的伴侣?似乎也不尽然。他有时表现得颇为直男,不经意间说出伤人的话却不自知;他也像许多男人一样容易出汗,枕巾常因汗水而泛黄,身上带着些许异味……(此处省略若干小缺点)
但相处久了,这些缺点都显得微不足道。它们只是一种表象,而我早已不再介怀。昨晚,我突发奇想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他本能地躲闪,随即又笑着凑了过来。我恍然大悟,自己刚喝过牛奶,想必留下了奶渍。他的躲闪是本能反应,而凑近则是满满的爱意。
2.
我们就像两个沉浸在泥土游戏中的孩子,享受着只属于我们的快乐世界。快乐时,我们会在厨房里兴高采烈地为对方烹饪美食,不计较谁做得多、谁做得少,只希望能用行动让对方更开心;悲伤时,另一方会倾尽全力给予安慰与陪伴;贫穷时,我们没有抱怨与指责,只有内疚与心疼交织着小心翼翼地规划未来;富裕时,我们像两个暴发户般坐在一起,乐此不疲地分享着喜悦与财富。
作为一个28岁的理智成年人,我深知人们在爱情中的自我保护、迷茫以及真诚缺失。我明白爱自己的重要性,其次才是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然而,在爱情面前,我亦是个盲目的个体,只能看见眼前的他。他让我相信,爱可以是美好的、长久的。
3.
爱,究竟是什么呢?孩童时代,它是童话故事里关于婚前的美好憧憬;二十几岁时,它是热烈而决绝的情感表达,是掩饰不住的激情与倾囊相授的决心;到了二十七八岁,我时常听到身边人谈论爱情的平淡,似乎已无法再刻骨铭心地爱一个人,也无法再不顾一切地去爱。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或许,这就是成年人的爱情吧——稳定而不代表消失。从二十岁的义无反顾到二十四岁的坚定远嫁,再到二十七岁的身份转变,我们证明了婚后爱情并未消散。他依然见不得我落泪,微信聊天时仍习惯性地叫我“笨蛋”;他深知我生病时的脆弱,也清楚止痛药放在哪个柜子的哪一层;我仍能感受到他下意识的偏爱与惦念,这些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被深深爱着的事实。
4.
并非所有的爱情都会善变。在婚前,我曾无数次听到“婚后爱情会消散”的说法。曾经,我深信不疑;但如今,我已不再相信。我的伴侣很好,他的爱热烈而真挚;而我也一样。我们深知彼此的优缺点,但抛开这些条件,我们学会了爱上对方本身。
我们都不擅长算计与权衡,只是遇到了彼此这么好的人,就不想再错过。写到最后,或许有些微的无力感。但我只想告诉大家:当你深爱一个人,且对方也深爱着你时,不妨试着更加慈悲与相信。爱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成熟、稳定,不会轻易消逝。
没有所谓的“恋爱多年必分手”的定论,也没有“结婚爱情必消失”的惨剧。愿我们都能心怀温暖、愿意相信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