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新春愉快!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提起笔,与其说是为了总结过去的一年,不如说这是一种坚持——在节日的喧嚣中,利用这难得的悠长假期,为自己觅得一方静谧的空间,沉浸于心流,整理那些日常忙碌中无暇顾及的思考与感悟。
那么,就让我们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畅所欲言,共同开启今年的首篇分享吧!

一、三十而立,学会倾听
说来惭愧,直到近三十岁,我才真正领悟到“倾听”的艺术。这一转变的契机,源自一本育儿书籍——《看见孩子》。书中几乎每一页都留下了我的折痕,它不仅教会了我育儿之道,更启发了我对亲密关系和自我成长的思考。
书中的核心理念在于洞察、共情与联结孩子,看见他们,然后学会课题分离,用更加客观、不带情绪的方式表达。我发现,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所有亲密关系。曾经的我,自我中心过于强烈,以至于时常忽视了他人,尤其是对伴侣和家人,偶尔会口出无状,却还自诩为“真实”。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努力用更加温和、真挚的语言去交流,比如对小常少了些阴阳怪气,对荞麦则尽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不再试图控制他的想法。当我学会倾听,发现许多关系都变得更加和谐,学会了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原本的模样,这便是渡己亦是渡人。
二、母亲的角色,自我觉醒的契机
朋友曾问过我,成为母亲是什么感觉?前两年,我总觉得难以回答,但今年,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成为母亲,是真正迈向成年的标志,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起点。
当然,并非只有生育才能带来成长,但确实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与自己进行了诸多碰撞,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个角色让我学会了更多的责任与耐心,也成为了我自我探索的起点。
养育孩子,就像打开了一个时光穿梭的抽屉,让我得以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经历一场浩大而未知的时空折叠。正如网友们对Deepseek所问生孩子的意义时,他回答的那样:那些看似失去的东西,正以另一种形式重塑你的人生。
但成为母亲的困境也同样存在,生育和养育成本中的性别不公、时间分配的挣扎、经济压力、社会的偏见等等……随着自我觉醒的加深,无奈也越来越多,但勇气也同样在增长。
三、成为高能量的人
虽然听起来有些鸡汤,但这是我社交的“秘诀”。去年在听杨天真的播客时,她提到“要与高能量的人相处”,我深以为然。
我一直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生活中的种种,无论是好是坏,都清晰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面色、眼神、谈吐,能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那些总是充满负能量的朋友,注定无法长久相处。
我并不迷信,只是认为好的能量源自内心,肉体和大脑的认知都需要保持充足的能量。所以,我坚持运动、健康饮食、保证良好的睡眠、阅读、旅行……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较好的“风水”。虽然这话听起来很俗,但人生短暂,何不过得肆意一些呢?
成年人的世界里,每天都有太多的消耗与疲惫,所以只想靠近那些能带来幸福、放松、高能量的人和事。我欣赏这样的人,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四、创业的艰辛与收获
很难想象,像我这样性格内向、保守又多虑的人,竟然已经创业一年半了。在这个充满服务型和容错率极低的婚礼行业,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为什么说容错率低呢?因为婚礼是人生大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成为遗憾。
我们的婚纱店店长曾说,她有时连做梦都在给客人试礼服,而我,也无数次在梦中惊醒,担心婚礼日会出现差错。所以,我们身处在一个高压行业。
服务业的细节繁多,服务周期长,实体店的运营每天都有方方面面需要考虑,更不用说规划未来发展、成本核算、同行合作等复杂事宜了。
回顾创业以来的这一年半,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作为老板,为员工缴纳社保、共同设立工作目标,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曾经,我总是好奇小常为何如此乐观又胆大,后来才明白,这也许就是创业者必备的特质。创业不仅考验能力,更考验心智,是一段既有趣又充满荆棘的旅程。
五、接纳平庸,拥抱常态
去年,我和小常聊起,年轻时总觉得未来无限可能,仿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做出的决定如买房、生小孩、购买奢侈品等,都是基于自己有无限增长赚钱能力的幻想。
然而,当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消费降级时,才意识到人生并非线性发展,赚钱能力也是如此。早点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放下骄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也会羡慕那些有天赋的人,有时甚至嫉妒得快要落泪。但我也有自己的特点啊,一遍遍地向内探索,然后更加从容地找到自己的方式与节奏,踏实而坚定,知足而常乐。接纳平庸,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转眼间,新年即将结束。这几天,一边刷着大S的新闻感慨万分,一边看着电脑和Deepseek对话界面里不断闪烁的输出光标,竟分不出哪一面更真实。
世事无常,愿我们都能照顾好自己,爱自己,也爱身边的人,不留遗憾。
2025,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