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男子被120公斤杠铃压脖致死视频在网上流传并引发争议。
据相关部门核实辟谣,事件发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一家健身房内,遇难男子系独自进入健身房卧推120公斤杠铃失败,杠铃砸下压到脖子后无法自救死亡。遇难男子是一名健身爱好者,平时也会记录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练杠铃视频。

事发当天视频显示,下午1点57分,小侯一个人在未营业的健身房内挑战120公斤的大重量。突然,意外发生了。 他将杠铃从架子上取出后无力支撑,失控的杠铃重重压在了其脖子处,一瞬间,男生表情痛苦不堪,张口却已无法出声,四肢也开始了剧烈地抽搐。挣扎间,他努力把双手放在杠上,想要自救,然而,两百多斤的重量,被压制的又是要害,无论他如何挣扎,都于事无补。短短几分钟时间,,失去意识不再动弹,男生便丧了命。该段视频长达半个小时。

这一事件一爆出,网上一下子炸开了锅。
有惋惜,有害怕,当然也有不解。
一些经常健身的网友说,卧推凳有个外号也叫断头台。
因为大重量在推举的过程中,容易力竭或是抽筋,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
据红星新闻报道,根据事发健身房的老板描述。遇难男子小侯今年27岁,曾在他们健身房做过健身教练,平时与他们关系特别好,经常一起吃饭,小侯不再做健身教练后,也经常过来免费锻炼。
据赵先生介绍,此事事发于7月3日,查视频监控发现小侯12点多进了健身房,从后门进的,快2点的时候出的事。赵先生介绍,当时他还没上班,店里营业时间是下午2:30,一个伙计2点多到店后发现有人被压着,给他打电话他才知道。
对于小侯是如何进入健身房的,赵先生称,健身房钥匙是他自己配了一把。“虽然知道他经常来锻炼,但不知道当天中午他会来。事前聊天记录也证明没有沟通过。”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作为专业人士,男生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分明是亲手锁死了自己的生路啊。有时候,所谓专业,是最害人的。连网友都说:这个男生对自己太自信了,120公斤上锁扣,新手都知道多危险。

这起事件也引起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存在侥幸心理的深思。
侥幸心理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如侥幸过关,心存侥幸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这种心理反映在人们的各种思维活动中,通常情况下,侥幸心理只是一种潜意识,不足以支配人的行为活动,但是当一个人自控能力不强,这种潜意识得到孕育膨胀后会引发冲动。
侥幸心理可以下面4种情况:
1、掩耳盗铃型
明明知道不该做,却因为私欲的驱动而铤而走险。
心理活动:“别人不会知道”。
2. 自欺欺人型
知道有危害的事情存在发生的概率,自己却主观臆想不可能发生,不做任何的应对准备,任其自然发展。
心理活动:“我不会这么倒霉”。
结果自己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让自己措手不及。
3. 瞒天过海型
明明知道是错误却企图通过掩盖的方式蒙混过关。
有了错误不去直面解决,而是私下里用各种方式阻断信息,编造谎言,混淆视听。
心理活动:“能瞒过去就瞒”。
结果是欲盖弥彰,拖延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如对被要求整改的问题,提供假信息证明整改完毕,其实根本没有整改就是典型表现。
4. 避重就轻型
明明知道自己的错误很严重,为了逃避惩罚就回避重的,专拣轻的。
心理活动:“我不说你们不知道”。
结果真相大白受到了更严重的惩罚。如那些试图逃避主要责任的人往往都受到了严重的处罚就是典型表现。
为什么人们总是存在侥幸心理?
人们常常存在侥幸心理,这是因为人性中的一种普遍特点,它源于多种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侥幸心理存在的原因:
乐观偏好:人们天生倾向于乐观,他们更愿意相信好事会发生,而不是坏事。这种乐观偏好使他们更容易相信侥幸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控制欲望:人们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侥幸心理可以给予他们一种虚假的掌控感。他们可能认为,只要运气好,就可以摆脱一切问题。
避免焦虑:人们通常害怕不确定性和未知的结果。侥幸心理可以作为一种应对焦虑的方式,使人们更容易应对未知的挑战。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和媒体也可以影响侥幸心理的存在。有时,社会上成功的侥幸故事会被广泛宣传,给人们留下了侥幸成功的印象。
个体经历:个体的生活经历也会影响侥幸心理。如果一个人曾经在某种程度上侥幸成功过,他们可能更容易相信侥幸。
虽然侥幸心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它也可能导致过于冒险、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错失重要的机会。因此,理性思考和适度乐观是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态度,而过于依赖侥幸往往是不明智的选择。
对于该事件,你怎么看?欢迎点击“在线客服”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