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11时33分,江苏省盐城市人民路与海纯路路口发生一起轿车撞人事故,致2人死亡、6人受伤。接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派员赶赴现场处置,并协助医护人员救治伤者。
据了解,这起事故发生时间为2023年7月13日11时33分,事故发生位置在区人民路与海纯路路口。
视频显示,一辆黑色车疯狂地冲撞过来,速度非常快,竟然将等待红灯的电瓶车骑手撞得飞了出去,相继有数辆电动车被撞倒在马路上,伤者躺在路边,情况令人心痛,现场一片狼藉,有大量市民在围观。

这辆黑色车至少行驶了十几米才停下来,肇事者却毫不在意地下车,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事故发生位于江苏盐城第二中学门口附近,据学校工作人员称,现在正值暑假,学校幸好没有师生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每一个有报复社会心理的人,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比如在单位或社会受到不公正待遇,感情上、事业上某方面受挫等,但因长期郁结于胸,形成强烈的仇恨心理,遂将报复行为指向社会无辜人士。
这类犯罪往往都是犯罪动机长期积累,报复心理经过长期积累达到临界点,就会实施犯罪行为,其中也不排除一时冲动型。
而此类犯罪行为极其疯狂,路边的甲乙丙丁受害者又往往是毫无防备,就此带给社会的伤害与恐惧感往往是长时间难以消除。

所谓报复心理
一般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耿耿于怀,只有通过攻击对方才能发泄心中不满的心理。
报复,这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结,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
但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进行自我控制。不过却有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做出了本可以不发生的事。
更科学的研究则来自瑞士,那里的研究者发现,当报复者实施报复时,除了心理上的满足,居然还可以带来生理快感。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种对自己遭遇侵害而产生的朴素报复观,并非基督教世界的创见,而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生物本能,这种本能就如同我们与生俱来的爱情吸引、依恋、照料一样,由来已久。
其实每一起突发事故的背后,都有一些本来可控的因素。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那么至少可以减少很多事故的发生。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里,对那些侵害自己或者家园的侵害者施以同等的报复,既能够消灭敌人以避免未来持续受到侵害,也能震慑其他潜在的侵害者,“侵害我,你们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种长期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生物本能,反映在我们遭遇侵害后一系列身心反应上。
当遭遇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害,就很容易使我们体验到愤怒的情绪,这时我们大脑中控制冲动和理性思考的血清素(5-羟色胺)分泌受到抑制。
而主导我们攻击性的睾丸酮激素水平会上升,特别是遭遇到有意的侵害时。
当一些所有本该属于你的利益无端被他人强占,当所有本该受到惩罚的人逍遥法外,这时你的心里一般只有一个字:恨。
但是社会本身是否公平这是个辩证问题,它只存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并没有公平与不公平的区别。
你在工作中受挫,你的生活难以为继,或者你和上司产生矛盾无法申诉等,这些可能都是报复心理的催化剂。
因此人们在呼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利益诉求途径。
确实,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的确能够减少报复社会之人。
血清素水平的下降,促使我们冲动控制力的削弱,而睾丸酮激素水平的上升,则在推动我们向侵害者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