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未来学校》这本书,兴奋了好久,那种愉快心情很难用文字描述出来,不过也有一点点小小的担忧,一场疫情孩子几乎逼疯了宝妈们,如果未来学校的实现,在家学习,对于现在的宝妈来说这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虽然已经离开学校多年,依旧为了能够自由获取知识而感到兴奋。上学的那一会儿,由于小学课本内容过于简单,有了跳级的想法,进入高年级报名竟然被老师同学双双拒绝,理由就是没有读二年级,不能上三年级。说真的,这个事件对我的打击确实很大,我为了能够快一点获取我想要的知识,在空闲的时间内翻阅高年级课本,那种乐趣在学校是很难获得。

由于老师拒绝我的跳级,没有办法的我只能按部就班,学习兴趣也大大的打击到了,在我的认知里就是不管我自己要不要去学习,这些书本上的知识都会有人传送给我,我由主动获取知识变成了被动学习知识,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书本上的内容自己已经学会了,那么兴趣已经大大降低,上课的时候我经常做其他的事情。养成了专注力很难在某一件事情上面,我想改变,就对心理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与其说学心理学是为了帮助别人,我认为学习心理学更多的是为了帮助自己,让自己健康的心态去感染身边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能力资源库,像每个小婴儿出生之后由于长时间憋气,缺氧,所以只要出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吸收氧气,他大量吸收氧气的方法就是哇哇大哭。在我们大人的认知里,觉得孩子出生天生就应该哭,其实婴儿的哭是有原因的。上学之后有的孩子可能就讨厌学习,做作业喜欢拖拖拉拉。有的孩子是家长说一下做一下,有的是怎么说都不想做,直到挨揍才会老老实实的做作业。如果你说你家的孩子懒,你可以细心观察一下,他做其他事情是不是表现的如此,相信肯定不是如此。比如说带孩子去种树,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是一个勤快的小天使,他会帮你浇水,扶树,鞍前马后,忙的不亦乐乎。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其实跟我们大人一样,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表现的感受也是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呈现方式就是自己的积极性。我们大人对于很熟悉的闺蜜,我们都是外向的性格,我们会积极的去表达自己。因为我们觉得闺蜜不会伤害到自己,此时此刻我们做的是最真实的自己,也是最好的自己。面对陌生人,有的人是焦虑的,会有一定的思虑,此时表现出来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也一定不是最好的自己。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我们去灌输他什么,而是引导他的求知欲望,做一个给他加油的工人,而不是指挥他的领导。
其实我们人类都不喜欢思考,这个原因是由基因与习得性经验共同决定的。远古时期,只要天亮就要出去打猎,以至于填饱肚子,生活习得性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样子是正确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很久,我们的基因大部分发生了变化,可是还是有一些人会残留一部分懒于思考的基因。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激发他开启内心勤于思考的这部分能力。
千百年来,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通讯也发生了变化,唯有教学模式变化甚微。大家一致认为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就应该是老师的事情。但是未来学校的出现,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家长的事情,我们作为家长有没有想过为此做一些准备呢?
“天权学院”一个专门为家长们搭上桥梁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心理学院,我想这一定的很多的家长梦寐以求的学院吧。它的任务就是帮助家长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让家长们不再需要为孩子的叛逆而发愁,而因叛逆喜悦,叛逆是他内心世界的一个呈现,只要他有呈现出来,我们就有解决的方法,总比没有任何反应抑郁要好得多,对吧?
线上理论课,一对一的实战教学,跟踪辅导,有特定的成长群共同进步,一个问题多人关心,让孩子的教育问题变成大家一起学习与进步的动力。真正的实现孩子成为妈妈们的第二次重生,蜕变出一个知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