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姐妹告诉我,她很害怕离婚,原因是她见过几个因为离婚而状态“不太对劲”的人,她担心自己离婚后也会“不正常”。
我曾多次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女子在得知丈夫出轨后,并没有很震惊,她说婚前父亲告诉过自己,男人变心很正常。因为有心理预期,所以,丈夫婚外情对她没有太大冲击。
确实,当对事情有更多角度的认知时,我们在生活中会少太多恐惧。
今天,我从专业角度来谈谈“离婚”这个话题。

丈夫出轨后,离还是不离,都是很痛苦的一种经历。
原配所承受的孤单、无助、对自尊心的打击、对命运的无奈与悲愤、对前途的恐惧与彷徨,外人是不能完全体会和了解的。
处理外遇时对未来怀有深深恐惧的姐妹们,已经离婚但对上段婚姻有太多自责或幻想的姐妹们,我希望你们在读完本文后,能走出情绪的低落期。
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去离婚,而是让姐妹们对离婚多一些了解。了解了,才能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才会对未来不忧不惧。
而了解离婚,我们可以从了解离婚者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历程做起。
就像面临外遇一样,离婚的人会依序经历震惊、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等五个心理历程。不过根据经验,震惊、否认、困惑、迷惘等情绪会较先出现,今天我们先讲这几种心理。

离婚的人通常会经历震惊、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等五个心理历程。
1、震惊与否认
离婚初期,离婚的朋友(尤其是不愿分手的一方)常会呈现震惊、否认的心理状态,会用“否认”的心理自卫机能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意识到这件痛苦的事实,以免过分悲痛。
有些人压抑自己的情绪,努力说服自己这一切不是真的;
有更多的人则沉迷在幻想中,想着离去的丈夫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边,一切重新开始。
这种期盼一切能恢复原状的心理,实在是人之常情。大多数的人,或多或少地会运用这种想法来逃避现实中难以承受的痛苦。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另一种常见的现象,是离婚的人常会抱怨自己:“要是当初我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他就不会走了……”“要不是他碰到那个妖精……”或是“要是我凡事都顺着他……就好了”。
这种“要是当初……就好了”的想法,也是“否认”的一种表现。
偶尔用“否认”的心理自卫,让自己内心稍微好受,是正常的现象,除了稍微延缓适应的过程之外,并无大碍。然而,滥用“否认”的心理机能,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就会成为一种病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还有一种人在遭遇重大变故之后,马上“表现”出“非常适应”的样子。在别人眼中,她们完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非常理智、非常能接受事实。
这种“超级适应”,有时是“否认现实”的另一种表现。
离婚初期,如果发现自己麻木、毫无情绪或出奇的理智(觉得自己似乎跳出了自身躯壳,变成了冷眼旁观者),很可能是由于心里太过悲伤,而用“否认”的心理机能将自己的情绪与自身隔离。
离婚后,我们不需要为了使亲友安心而逼自己表现得非常能适应,要容许自己哀伤。让自己尽情地哭几场吧,这些对心理健康有益。

2、迷茫与困惑
有一位姐妹,对前夫的朋友发出这样的悲鸣:“求求你!求求你告诉我,他到哪里去了?求求你告诉我,他是不是和那个女人在一起?”
短短几句话,道尽了她无助、惶恐、困惑与哀痛的心声。
离婚之后,整个世界好像在自己眼前解体,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生命完全失去控制。
过去习惯于扮演的角色与引以为荣的认同,一刹那间都被剥夺了:自己不再是一个妻子,也不再拥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家……
有许多人不知道错误到底出在哪里,更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怎么走。
离婚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惊醒之后,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活在世界上。
这种痛苦迷惘的时刻,我们最好找到忠心的能了解自己的朋友,或是专业的辅导者,给予支持、倾听与鼓励。
借着与她们交谈,疏解自己的情绪,整理自己的思维,认清眼前各种该处理的事,梳理上段婚姻遗留的问题。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朋友是真的关心自己,不会在取得自己的信任之后,又轻易背离。
我们更需要借着这些支持者看到:虽然自己在婚姻上失败了,但依然被许多人关心,仍是一个有人爱,并且有价值的人。

3、孤寂与凄凉
有些人常会担心:“天呐!以后我都是这么寂寞孤单吗?”
有些人为了怕回去面对寂静空虚的屋子,疯狂在外闲逛或是加班,非到不得已时才回家。
离婚后,有这样的感受是非常正常的。
孤寂感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它更能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决定我们是否会感到孤寂、愁苦的因素,并不是周围是否有人陪伴,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的心神与生命力投注在有意义的事上。
当把注意力和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只看到自己的不幸与需要,整天只求别人的注意和关怀时,就会变得异常脆弱,容易被孤寂感吞噬,而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当我们开始把注意力投注到自身以外一些有意义上的事上,并愿意付出时,我们便能坚强起来,继续不断地战胜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