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老公出轨后,我尽心照顾公公婆婆,我知道老公很孝顺,不会跟我离婚的。
但是他对我也没有爱了,只有亏欠,这种婚姻要保留吗?

回答:单从心理健康的层面,这样的婚姻对两个人是弊大于利的。
只是从关系上,如果你在孝敬公婆上做的比老公多很多,容易让家人对你形成一个固化的期待,忽略你的先生是孝敬父母的第一责任人。
还有一个是先生因为孝顺不离婚,并且出轨了。这代表,先生对这段婚姻中的亲密感是不满足的,而且找到了别的办法。
除非你曾经表现出自己不能没有这个婚姻,让先生觉得继续生活对你也是个好事,否则,你和先生本质上都选择了漠视你的情感需求。
既漠视又有愧欠的婚姻是有毒的,因为先生必不能在关系里挺直腰板要求你的尊重和理解,你的自我放弃也会把自己隔绝在一个“贤妻良母”的牌坊里,两个人的内心会越来越拧巴。
很多家庭以这种状态继续生活,会演变成或者两个人彼此心怀恨意纠缠不清,或者两个人角色僵化、情感疏远,家庭成员多多少少都存在心理问题,也会延续到下一代。
这些是心理层面需要考虑的。
此外,婚姻是一个社会结构,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功能性,是否离婚,也需要评估在这两个方面的满足度,这个适用于所有在考虑此类问题的人群。
在物质层面,婚姻通常具备三个功能:养育孩子、降低个人成本和风险、资源再分配。
(之所以把养育孩子放在物质而非精神情感这个方面,是因为养育孩子的投入许多时候是可见的物资支出,包括全职妈妈在家,牺牲在外工作的可见收入,也是一个家庭的财务成本)。
如果你有子女,目前的婚姻状态在经济上对子女的支持,是否是你满意的?
我陪伴的来访者如果经历离婚,先生不养家的,通常离婚速度更快,经济需要依赖先生的,离婚的决策和行动会慢一些。
在降低个人成本和风险的方面,是要去评估目前的婚姻状态实际上是增加了两个人的开销,还是减少了?
比如,有的夫妻,因为一些原因选择了两地分居,各自单独付房租或还房贷、单独吃饭;有的夫妻生活习惯大相径庭,一方经常出入娱乐消费场所,时不时的还需要另一个人进行补贴,这样常常双方或一方会意识到“结婚比一个人生活/带孩子还要累”,就更容易选择离婚。
有的人考虑离婚时会评估:
自己曾经生病的时候是否被好好照顾?
失业或者换工作,暂时没有收入时,婚姻是否给了自己支持?
遭受重大冲击时(比如父母亲重病或过世、产后抑郁、家庭成员矛盾尖锐等等),这段关系是否给过基本的生活保障?
如果有这样的经历,婚姻在现实层面会提供基本的安全感,就不容易选择离婚;如果没有可能提供,或者一方本来以为会提供,结果却只能靠自己扛过来,就会造成连难以消解的失望感甚至怨恨,离婚的比例更大。
在资源分配方面,大部分家庭生活久了以后,会出现稳定的分工:
有的是男性赚钱,女性照顾家人孩子;
有的是男性赚钱还房贷,女性赚钱负责生活开销;
有的是男的负责赚钱+代表家庭社交,女性赚钱+家务+带孩子。
通常,如果家庭资源分配长期不公平,一方难以从婚姻中受惠,就更容易选择离婚。
另外,如果在家是全职妈妈,并且没有一个自己的稳定社交圈(无论是闺蜜圈、前同事圈、爱好圈、前途规划圈等等),离婚决策会慢一些,因为这样的分工对独立生活是不利的,刚开始要经受比较多的经济压力和孤独感。
网友:
寻找自己的爱,找个爱你的男人好好过日子,不然这种婚姻如同嚼蜡的感觉。好好考虑一下,别做后悔的事。
网友:
那是你把家里什么都做了,他没有对家里付出过,哪怕像照顾他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不懂得关爱家人。。